• 薰衣草庄园2
  • 薰衣草庄园
  • 黄山种蜂
  • 黄山种蜂场
您当前位置:黄山种蜂场 >> 信息动态 >> 浏览文章
万蜂丛中的风采
日期:2007年04月22日      来源:黄山种蜂场

万蜂丛中的风采

万蜂丛中的风采

万蜂丛中的风采

万蜂丛中的风采

朱国军,屯溪区屯光镇汉沙村农民,黄山种蜂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山种蜂场场长,副研究员。他养蜂17年,在蜜蜂育种方面独有造诣,系中国蜜蜂研究所确定的八五农业部畜牧业重点科研项目专题蜂蜜、王浆双高产蜂种培育的主要执行人之一。
朱国军,屯溪区屯光镇汉沙村农民,黄山种蜂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山种蜂场场长,副研究员。他养蜂17年,在蜜蜂育种方面独有造诣,系中国蜜蜂研究所确定的八五农业部畜牧业重点科研项目专题蜂蜜、王浆双高产蜂种培育的主要执行人之一。2000年,他当选为中国养蜂学会蜜蜂育种专业委员会委员;2003年,他创办的黄山种蜂场成为中国养蜂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他培育的“黄山1号”、“金黄山1号”、“黄山金王”、“黄山黑王”、“黄山中蜂皇中皇”等蜜、浆双高产种王在全国推广,深受蜂农青睐。
朱国军从小就因父亲养蜂的缘故,一直将养蜂作为自己的爱好。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本《养蜂手册》中知道一个蜜蜂源在一个花期里最多可供采集50多公斤蜂蜜,而当时我市因缺乏优良种蜂,技术也落后,一个蜜蜂源最多只能采集15公斤。巨大的潜力空间对少年朱国军触动很大,他立志要在种蜂品种、管理方法上创新。
 1987年,他初中毕业就跟随父亲养蜂。但干了两年,发现蜂蜜、王浆产量都很难达到《养蜂手册》中提到的水平,最后,他意识到缺乏优良种蜂是制约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瓶颈。小朱便想,蜜蜂能否通过人工培育,培养出蜜、浆高产的优良蜂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养蜂效益。1989年,好学敏思的他带着这些问题到北京养蜂,慕名来到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拜访了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的蜜蜂育种专家刘先蜀教授。刘教授是我省马鞍山市人,很快喜欢上这位年轻人,传授给他许多蜜蜂育种方面的知识,鼓励他利用黄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办一个高质量的种蜂场。
刘先蜀教授改变了小朱的一生,从此,小朱在蜜蜂育种领域一步步走向成功。蜜蜂育种科技含量很高,首先目的性很强,培养出来的蜂种不仅能提高蜂蜜和王浆产量,还能让蜂群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能耐寒耐热,还能抗病害。 
 1993年,在屯溪区政府的支持和刘先蜀直接指导下创办了黄山种蜂科学研究所、黄山种蜂场。创业伊始,他勤奋刻苦学习,从不同种群中筛选出优良蜜蜂品种,通过黄山地区高山空间隔离、人工授精等多种方法,经过反复的配对实验和淘汰,再实验再淘汰,终于在当年培育出自己的第一个蜜蜂良种“黄山1号”。为了鉴定该蜂种性能,他带着由“黄山1号”种蜂繁殖的蜂群南上北下不断实验,最终科学证明“黄山1号”不仅有能维持强蜂群、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等优点,而且蜜、浆产量高出一般蜂群30%以上。这一群种得到推广后,即受到全国各地蜂农的欢迎。
接着,朱国军不断奋进,又采集野生蜜蜂结合西方蜂种,相继培养出“黄山2号”、“黄山中蜂”、“皖南中蜂”等10多个优良种蜂品种。他在精心培育蜂种的同时,又创新了“双王双继箱”的养蜂方法,大幅度地提高蜂产品产量、质量。2003年9月,在合肥举办的全国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他带去的推介材料成为代表们的抢手货,许多人纷纷向他求教。 
 目前,他培育出的10多个优良品种,已推广到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年销售优良种蜂王2000余只,深受各地蜂农欢迎。据专家测算,他的种蜂研究所和种蜂场每年可为各地蜂农增收5000万元以上,间接社会收益可达2亿元。
在朱国军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全国各地蜂农赠寄来的锦旗,其中广东深圳市的张振扬在锦旗上写着“科学育蜂,种超高产”,而四川攀枝花的余元刚则说“童叟无欺,品种优良”。2003年,德国养蜂协会一行30人在考察他的种蜂场后评价说:在蜂产品的安全标准化生产上做得比他们好,育种路线国际先进。2005年,为了诚信,他以“朱国军”三个字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蜂种、蜂产品两个商标。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又创办了屯溪区蜂业协会,聘请省畜牧总站站长、总畜牧师周士奇为名誉顾问,带领黄山更多的农民发展蜂业养殖。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朱国军的辛勤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带领着黄山蜂农创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期待着他万蜂丛中的风采。

 
最新图文